《游白水书付过》和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的比较阅读

2021-03-17 19:23:43 字数 1220 阅读 3891

1楼:光年

阅读下面的古诗文,分别回答问题。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和《游白水[1]》比较阅读

【甲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 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,寻张怀民,怀民未寝,相与步中庭。 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
何夜无月,何处无松柏,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【乙】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,与幼子过[2]游白水佛迹院,浴于汤池,热甚,其源殆可熟物。循山而东,少北,有悬水百仞,山**折,折处辄为潭,深者磓石五丈[3],不得其所止;雪溅雷怒,可喜可畏。水际有巨人迹数十,所谓佛迹也。

暮归倒行,观山烧,火甚,俯仰度数谷。至江上月出,击汰中流,掬弄珠璧。到家二鼓,复与过饮酒,食馀甘煮菜[4],顾影颓然,不复甚寐,书以付过。

东坡翁。

【注释】 [1]白水:山名,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说:

“山有瀑布泉二十丈,下有石坛,佛迹甚异。”[2] 幼子过:苏轼的第三子苏过。

磓(zhuì):当作“缒”,音同字误。[3]缒,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。

[4]馀甘:即橄榄。

1.用“/”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。(划一处)

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

2.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。

顾影颓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

3.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①浴于汤池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

b.①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以骨

c.①循山而东 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

d.①不得其所止 ②其如土石何

4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。

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

5.甲、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,但表达感情却不同,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

1.与幼子过/游白水佛迹院

2.顾:回头看 但;只

3.a4.月光照在院中,如水一般清明澄澈,竹子和松柏的影子,就像水中交错的藻、荇。

5.甲、有贬谪的悲凉,人生的感慨,赏月的欢喜,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。

乙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。(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、游兴不减的情感。)

评分意见:主要意思对即可。

阅读《记承天寺夜游》《与施从事书》两文,仔细比较一下,说说两

1楼 匿名用户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体现作者欣赏月景的自豪,漫步的悠闲,被贬谪的悲凉,心情的寂寞,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,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。 《与施从事书》中 信足荡累颐物,悟衷散赏 意思 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,怡情养性,有所感悟。则体现作者内心有所感悟,精神得到了升华。 2楼 匿...

答谢中书书的对偶句记承天寺夜游的比喻句

1楼 匿名用户 你好,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偶句 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 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。 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 比喻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 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 答谢中书书中的对偶句 2楼 操 对偶句 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 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。 夕日欲...

《答谢中书书》和《记承天寺夜游》的古今异义词、词类活用、一词

1楼 无通假字 r n一词多义 与 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,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 和。 r n 书 谢答中 书 书 与 中 合用为官职名 谢答中书 书 书信。 r n 欲 解衣欲睡 将要 事实欲界之仙都 与 界 合用,指人世间。 r n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作动词,辉映。 r n古今异义 相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