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然地理》只要每年有1000到1500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,新疆的沙漠就可以逐步的变成桑田

2021-03-17 19:29:13 字数 2130 阅读 4720

1楼:匿名用户

如果每年有这么多的降水量,新疆的沙漠问题多少能够解决的,但降水量少主要还是地形因素,新疆位于西北,距离海洋远,再加上高原阻挡海洋季风,造成降水量小。

《自然地理》每年只要有1000到1500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,新疆的沙漠就会逐步的变成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,你

2楼:匿名用户

新疆位于内陆地区,距离海洋遥远,年降水量很少,大部分地区年降水在200毫米以下,不可能成为森林。

《自然地理》中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,总有一天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1000到1500毫米以上的。

3楼:不明zl物体

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导致的,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。

2、3亿年前青藏高原还没出现啊,还淹没在古地中海呢。8000万前,强烈的构造运动让它形成加快。一万年前,青藏高原抬升速度更快,成为当今地球上的“世界屋脊”。

这就强烈的影响了全球大气环流,对现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,这才近几万年来的事儿。。。

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人类只是你今天不小心放的一个屁,在宇宙历史上地球连个屁也不算。

你说总有一天…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

《自然地理》热带雨林气候为啥年平均降水量要在2000毫米以上?热带沙漠气候为啥年平均降水量要在250毫 10

4楼:匿名用户

除非改变整个欧洲大陆或者北半球的气候,否则,效果不大,气候整个东西,太大了,人类改造的只是空气。而且很小区,但是你能在冬天,别让冬天变夏天吗?但你也改变不了西伯利亚,高压,否则,中国北方,降水少的局面不会改变,想笑,改变西伯利亚,则要改变东北的气候,和西伯利亚的,海陆状况。

天河的工程原理相同。完全可以通过空中水网来实现人工制造的气候。大面积植树造林,能解决中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。

包括华北大平原上的缺水用水问题。

《自然地理》我们能不能通过大面积的植树造林,将沙漠一个一个的包围起来,等到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200毫米

5楼:匿名用户

当然可以,现在在很多地方就是这样做的。

沙漠的形成就与降水量有关。当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时,形成沙漠的可能性就不大。就是因为降水量太小,才让植物都无法生长,才会变成沙漠的。

要知道,在沙漠中(即使是在沙漠边缘)要种活一颗树也要花费相当大的代价,更不用说是大面积造林了。在中国,“三北防护林”建设就是一个例子,像是在毛乌素沙漠、巴丹吉林沙漠等地,都在进行沙漠绿化,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,也有一些成效,在局部地方遏制了沙漠扩大的趋势,部分地方沙漠变成了绿洲,如塞罕坝林场。只要大家一齐努力,沙漠是能变成绿洲的。

但即使沙漠上都种上了树,也很难成为原始森林,原始森林叫天然林。即使是在塞罕坝,几十年的植树造林,也只能叫人工林,或多树种人工林。

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,有一个明显的区别,就是人工林不具备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。这是人工林与生俱来的缺陷,无法避免。

6楼:匿名用户

不能这个问题有很多很多人已经和你解释过了。

沙漠之所以沙漠,是大气环流造成的,和缺乏森林毫无关系大面积植树造林,除开劳民伤财,对治理沙漠完全无益只能说,因人为因素荒漠化的湿润地区,也许可以挽回,但也绝非靠森林!而是耐盐碱的草地先行,待土壤状况改善后才论植树

《自然地理》100年之前的毛乌素沙漠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?现在毛乌素沙漠的年平均降水量是多少毫米? 10

7楼:匿名用户

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,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,意为沙漠之城,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.22万平方公里。降水较多(250400毫米),有利植物生长,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,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。

年均温6.0—8.5℃,1月均温-9.

5—12℃,7月均温22—24℃,年降水量250—440毫米,集中于7—9月,占全年降水60—75%,尤以8月为多。降水年际变率大,多雨年为少雨年2—4倍,常发生旱灾和涝灾,且旱多于涝。 夏季常降暴雨,又多雹灾,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—200毫米。

沙地东部年降水量达400—440毫米,属淡栗钙土干草原地带,流沙和巴拉(半固定和固定沙丘)广泛分布,西北部降水量为250—300毫米,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。